振動監控儀對設備機組安全啟動和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振動測試要求來說,應完成下列測試: 1、 防止轉軸碰磨引起彎軸是振動監控儀的*要點。根據國內彎軸事故統計表明,汽輪機轉子彎軸事故中86%是轉軸碰磨引起的,振動監控儀而且其中80%以上是在設備機組熱態啟動中發生的。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熱態啟動升速率較高,且沒有認真進行檢振動監控儀。大修和新機安裝*次啟動時,振動監控儀轉軸碰磨引起彎軸的幾率應比熱態啟動高得多,但實際卻很少發生轉軸,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細心和認真地振動監控儀的結果。
2、 測取機組主要軸瓦的波德曲線。為了機組以后合理的啟動和診斷振動故障并獲取軸系各轉子臨界轉速和支撐共振轉速實測值,振動監控儀新機組安裝后*次啟動和后來的幾次啟停中,應測取機組主要軸瓦的波德曲線。
3、 為評價機組振動水平,并在機組投運后出現振動時提供診斷依據,在機組大修和安裝后*次啟動并網帶負荷時,振動監控儀應測取空負荷、不同有功負荷及勵磁電流下各瓦、軸振動的通頻振幅、基頻振幅及相位,作為機組振動的原始檔案。
以往測試這種振動相當麻煩,有時守候很長時間也不能捕捉到。但現在大機組均安裝了振動監控儀系統,隨時可以從DCS中調出振動趨勢曲線。從振動監控儀振動變化曲線可以對發生的針對故障原因作出初步的診斷,但振動性質的診斷,還需要測量出振動頻譜。捕捉隨機性突發振動頻譜,目前已有多種類型振動監控儀儀可以完成這項工作,例如:瑞典vmivm42、110等。這些儀表捕捉突發振動的原理,是將振動連續記錄在儀表儲存器內,隨時可以調出觀察和分析。如果振動出現是在停機后的再次啟動中,振動監控儀為了把這種現象和振動變化規律整理清楚,應降至不同轉速連續啟動幾次,測取升降速和額定轉速下各瓦赫轉軸振動基頻及通頻振幅、相位。
1、 測取通頻、基頻或振動頻譜。振動監控儀為了解設備機組振動的狀態和軸系中的分布,應測取機組各瓦和轉軸通頻振幅和相位。當基頻振幅和通頻振幅差別較大時,還應測量振動頻譜。只有當基頻振幅和通頻振幅十分接近時,振動監控儀在以后的測量和記錄中,才只測基頻振幅,但Z后一次測量中還應測量通頻振幅。
2、 測取振動較大軸瓦和轉軸振動的波德曲線。振動監控儀 為了判斷軸系不平衡軸向位置及不平衡形式,在工作轉速下,當基頻振動較大時,應測取這些軸瓦或轉軸基頻振動波德曲線。
3、 不同工況和不同時間的振動監控儀為了診斷振動故障,首先應查明振動與機組運行工況和時間的關系,運行工況包括空載負荷、不同有功和勵磁電流,直至額定有功負荷和勵磁電流下的振動。為了觀察振動與機組工況變化是否存在時滯,每次工況變化時,應連續進行振動監控儀,待工況穩定30分鐘或更長一點時間,再測一次振動。為了觀察振動變化的趨勢,在工況穩定時,多次振動監控儀是必要的。在測量基頻振幅和相位時,通頻振幅也應測量。振動與運行時間的關系,在振動故障診斷測試中是Z為麻煩的一項,如果振動隨機組運行時間有規律的變化,則可以方便地捕捉到振動,如果振動出現和消失是隨機的,則要等待機會設法捕捉到振動的出現和消失,才能掌握其特征。
為了獲取準確可靠的振幅測量值,首先應了解目前一般振動監控儀儀器振幅測量產生誤差的原因及其大致量值的概念,不同型號的振動儀器引起的振幅測量誤差,總體來說,可分為以下六種。
?。?) 線性誤差。不同量程下的指示值與實際值的偏差不是線性關系,但目前各類不同的型號的振動監控儀儀器線性誤差均在3% 以內。
?。?) 頻率誤差。由于振動傳感器,特別是速度傳感器和二次儀表,只有在規定的頻率范圍內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被測振動的物體頻率若高于或低于監測儀器的工作頻率范圍,指示值都會產生明顯的誤差。但目前使用的各類合格的振動監控儀儀器,在工作頻率范圍內,其頻率誤差一般小于3%~5% 。
?。?) 電磁干擾。在現場,特別是靠近發電機、勵磁機的位置,都存在著較強的交變磁場,此時若對傳感器和二次儀表的干擾性能未作考核,振動監控儀儀表指示值有可能會產生嚴重失真。但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振動儀器。均作了嚴格的抗干擾性能試驗,而且在現場不同類型振動儀器指示值存在明顯偏差時,振動監控儀其測量點往往不是在發電機和勵磁機軸瓦處,而是在汽輪機軸瓦上。
(4) 標定偏差。在振動監控儀儀器工作頻率范圍內,指示值與實際值有偏差時,往往首先會想到的是標定不準,應重新進行標定。這種現象在以往國內振動標準傳遞技術相對落后時較為常見,目前對大多數振動監控儀儀器而言,其標定誤差均在3%~6%以內。
數年來我司一直致力于振動監控儀的開發和研究,歡迎廣大新老客戶更多有關振動監控儀的技術信息!